查看原文
其他

11月地名资讯收集(上)

江西地名研究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地名咨讯整理(11.1—11.16)



1

一、地名普查


甘肃召开全省地名普查成果转化推进会

来源: 甘肃省地名普查办 时间:2018-11-02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快推进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10月22日至24日,甘肃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兰州市召开全省地名普查成果转化推进会。

会议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标准地名志》编辑部专家教授,围绕《现阶段<标准地名词典>编纂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何把甘肃地名志编出文化》进行了授课。会议对编纂好《甘肃省标准地名词典》《甘肃省标准地名志》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国典、省典编纂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上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互相补充;二是编纂工作必须努力做好“借势、借机、借人”;三是制订顶层设计和编纂细则,建立编委会和编辑部,加强人员业务培训,稳定编纂人员队伍,加强领导与督促检查,及时解决编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为有序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充分发挥地名普查成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推进会议上,省地名普查办组织全体参会人员就《甘肃省标准地名标志制作设置规范》(征求意见稿)、《甘肃省二维码地名标志规范》(草案)、《甘肃省门牌号码编制规范》(草案)认真进行了讨论和修改,下一步将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通过这些政策规范的制定,使各级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和方式方法,确保了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在制度上有章可循,为进一步推动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江苏召开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现场推进会

来源: 江苏省地名普查办 时间:2018-11-02 



10月30日,江苏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现场推进会在南京市江宁区召开,省民政厅副厅长、地名普查办主任戚锡生及区划地名处全体人员、全省各设区市民政局分管局长、区划地名处负责人、各县(市、区)民政局分管局长共14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要求,全省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升地名管理和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推进地名信息化、加强地名标准化、推动地名产品多样化等为重点,到2020年实现地名管理更加规范、地名服务更加专业、地名产品更加丰富、地名文化保护更加深入的目标。

会议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江苏省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的通知》,从积极推进“一库两平台”建设、抓紧落实图录典志编纂工作、进一步规范地名管理、挖掘保护优秀地名文化遗产、创新开发地名文化产品、切实加强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保障等方面明确工作目标、抓好方案落实,为下一步普查成果转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贵州省召开地名普查成果数据质量暨成果转化视频会议

来源: 贵州省地名普查办 时间:2018-11-07 


为进一步提升地名普查成果数据质量,切实抓好普查成果转化工作,日前,贵州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数据质量暨成果转化视频会议。贵州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贵阳市和云岩区地名普查成员单位和普查办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市(州)、县(市、区、特区)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普查办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加会议。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冯仕文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要扎实开展“回头看”,确保普查成果数据质量。地名普查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要抓好普查成果数据入库的质量。各地要在前段工作基础上,进行一次全面自查整改,评估本地区普查工作实施情况,分析存在问题,认真加以整改,切实将问题发现在源头、解决在本级,决不能让问题数据入库,确保数据质量。一是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各级普查机构务必全面落实质量管控措施,严格工作程序、加强过程控制、突出问题导向、严把普查质量关,切实把质量管理贯穿到数据入库的全过程。二是围绕重点查缺补漏,纠错归正。“回头看”主要看三个方面,一看“地名采集全不全面”,二看“信息填写准不准确”,三看“地名文化挖掘深不深入”。三是采取过硬措施。要按照质量评价体系,对整项工作进行质量评定;利用好技术支持单位,对采集不全面的地名进行补充;利用好各类典籍资料,对填写不准确的地名进行比对;利用好专家团队,对挖掘不深入的地名进行完善;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对普查成果数据进行丰富。四是严格普查纪律,加强督查检查和追责问责。要加强对这次“回头看”工作的督促和检查,确保真看真查,确保在数据质量上有新的提升,在全国各省民政部门的数据当中、在数据质量管理方面,走前列、做示范、出经验。凡是对“回头看”工作不认真,查出地名成果数据有严重错误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依法依纪进行问责。

会议强调,要抓紧抓好普查成果转化工作,努力开发出贵州特色丰富多彩的地名产品。成果转化是地名普查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也是地名普查价值的最终体现。贵州要结合实际,抓好成果转化工作,开发更多地名衍生产品,重点实施好“八大工程”。一是成果转化基础工程。建设区划地名信息管理平台,统筹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编纂。二是大数据应用工程。结合大数据开发地名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多彩贵州地名APP,推进地名信息的社会化应用。三是普查成果宣传工程。广泛宣传地名普查成果,积极组织参与中国地名大会,加强地名知识的宣传,积极做好地名普查成果公开。四是公众服务应用工程。加强地名标志设置,制作贵州特色丰富多样的地名产品。五是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工程。助推现代交通发展,助推旅游经济发展,服务国土资源管理。六是社会治理应用工程。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服务,探索建立网格化地名管理系统,服务智慧城市建设。七是中华优秀地名文化传承工程。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充分挖掘优秀地名文化,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传承,组织开展地名文化研究。八是地名管理规范化工程。建立地名管理议事协调机构,规范地名命名更名管理,持续开展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



在地名普查中研究传播地名文化
——记浙江省安吉县地名文化专家程永军

   来源:中国社会报  时间:2018-11-13 


作为浙江省安吉县博物馆副研究员,程永军一直从事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在其20年的文博生涯中,足迹遍及安吉县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从2014年开始,他又多了一个头衔,就是安吉县地名文化专家库成员,由其领衔的安吉县地名文化研究团队,成为浙江省文化创新团队中专门以地名为研究对象的团队。在安吉县地名办的支持下,程永军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地名文化研究,成为社会力量参与安吉地名文化发展的主力军。

从接触地名普查到成为专家组成员

2014年12月底,安吉县全面启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组建了一支从部门到乡镇、村(社区)的三级普查员队伍,程永军作为县文广新局的联络员参与到普查工作中。根据普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和验收标准,此次普查对地名历史沿革、地名命名的来历都有很高的要求。为此,安吉县普查办认为必须要建立一支专家团队,对普查的历史地名进行研究论证,确保普查开始就能用文化来引领。为此县地名办通过向社会征集和单位推荐两种方式,建立了一支由七人组成的专家团队,其中程永军通过个人自荐和单位推荐成为专家团队的领军人物。

作为一名历史和乡土文化的研究者,程永军参与地名普查有三方面的有利条件。一是轻车熟路。全县209个行政村(社区)、2300余个自然村,绝大部分地方都留有他的足迹,村史村情基本了解。二是长期关注。由于工作原因,他在对安吉乡土文化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地名文化知识。三是圆梦心愿。面对安吉至今没有一本地名文化专著,程永军一直以来就想填补这一空白,恰好普查办能提供地名普查这个平台来实现他的梦想,达到传承安吉地名文化遗产的目的。在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后,安吉县地名办最终确定由他来带领安吉的地名专家,把关地名普查的各项环节,并大力支持专家组成员开展地名文化研究工作。

走入老百姓身边为地名寻踪问源

2016年11月的一个清晨,早早醒来的程永军驾车向四十公里开外的山川乡船村村出发,了解当地“三庆桥”的来历。当程永军看见一位正在拌水泥砂浆的中年男子时,立即上前打听。“我曾听说过三庆桥的故事,可一下子记不起来了,不过我三叔知道,小时候是听他说的。”那中年男子答道,“要不晚上我去问他后再告诉你。”程永军随即留下手机号码,告别后匆匆赶回单位上班。

第二天清晨,一阵电话铃声突然响起,“你好,我是船村的,昨天你叫我打听的三庆桥,我问来了……”程永军仔细听着对方的讲述,而后连声表示感谢。一放下电话他就打开电脑将刚刚听到的故事记录了下来。

对程永军而言,这样一通电话其实再平常不过了,但在他看来其意义非比寻常。他说:“这通电话里有山里人兑现承诺的真诚,有普通百姓眷恋家乡的情怀,也正是这样的文化自觉,民间的地名文化才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从参与地名文化研究至今,为了不耽误本职工作,程永军总是早早地出发,趁人们还没有去劳作,利用上班前2个小时的时间去搜集素材。三年来,多数双休日都是在走访地名中度过。也正因经常深入老百姓生活,他的地名故事素材不仅丰富,而且很接地气。同时,因为他从事的是严谨的考古调查和历史研究工作,其搜集到的地名资料可靠性也就相对更强一些。

经过三年的努力,程永军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整理,特别是对这些地名蕴含的历史与人文信息给予重点挖掘,搜集了300余处历史地名。其中择取具有代表性的150处编入由他参与编写的《乡名源记——安吉地名文化故事》一书,该书于2016年底正式出版,成为安吉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带着使命感将普查成果传播得更广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始终将地名文化放在重要位置,根据浙江省地名普查办关于《转发国务院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吉县下发了《关于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建立历史地名保护制度,大力推进优秀地名文化传承和宣传,通过图书、电视、互联网等多种载体,不断丰富地名文化宣传形式,积极搭建地名文化活动平台,广泛开展地名文化知识竞赛、优秀地名评选、地名文化故事征集等文化活动。正是因为有这些政策的指引,让地名文化爱好者从后台逐渐走到幕前,勇敢地挑起了传承安吉地名文化遗产的重任。

程永军说:“如果没有地名普查,即使我有心关注,但可能不会如此坚定地去付诸实施,就是因为有了地名普查,才让我感到责任的重大,有一种使命感驱使我走到普查的最前沿。”

如今,在县地名办的支持下,程永军以普及安吉历史文化遗产知识为己任,经常到学校、部门、乡镇等各地开课讲座。安吉老年大学在其要求下,专门开设了“安吉地名文化”课程。程永军还创新地开展了“探古迹、觅历史、访地名、听故事”的群众性“文化之旅”活动,即发动组织社会各界关心、关注安吉历史、古迹、地名等文化遗产的人士,在其亲自带领和讲解下,实地考察这些文物古迹和历史地名。自2016年年初至今,“文化之旅”活动已举办了11期,参与人数达400余人。同时,在出版地名文化专著的基础上,程永军学而不止,研究不断,笔耕不辍,先后在报纸和网络媒体发表了《安吉地名故事背后的故事》《从历史地名窥安吉生态美景》《捋一捋安吉数字地名》《安吉地名中几个常见的词》等研究性文章,为安吉地名的保护、传承进行宣传。



2

二、地名新闻


浙江省青田县开展“走遍世界,家在青田”地名故事征文和讲地名故事大赛活动

来源: 浙江省民政厅  时间:2018-11-01 


“一个地名,一段尘土的历史,一个美丽的故事,一片心中的记忆,一抹乡愁的回忆,牵手地名文化,走进青田的地名故事……”10月28日,浙江省青田县“走遍世界,家在青田”地名故事征文和讲地名故事大赛颁奖活动在杭州举行。浙江省民政厅、浙江省区划地名学会、青田县人民政府等有关领导参加颁奖活动。



浙江青田建县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有33万华侨遍布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地名既承载着青田变迁发展的历史,更是33万海内外青田人的最美乡愁。为进一步挖掘地名文化遗产,推动地名文化的宣传,激发海内外青田人爱国爱乡热情,青田县开展了面向海内外青田人和全国的“走遍世界,家在青田”地名故事征文和讲地名故事大赛活动。

2018年7月活动启动以来,通过媒体宣传、侨团助推,在国内和海外青田侨团、侨胞中掀起了参赛热潮,累计参与人数达1000多人。征文共收到来自意大利、西班牙、巴西等国及云南、山东等地的有效投稿110篇,60多位来自杭州、青田两地的选手报名参加讲故事比赛。《我的家在青田》《船帮之地》《青田书简》《石门望断 谁解此恨》《谢桥亭》……,一个个精美的地名故事,描出了千年青田的缕缕古韵,讲出了海外游子的悠悠乡愁。

据悉,在成功举办此次地名征文和讲故事大赛后,青田县还将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基础上,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建设“青田县地名文化展示馆”,旨在更好地发挥地名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根据浙江省民政厅信息整理)



《莆田市城区地名图》正式出版发行

来源:湄洲日报   时间:2018-11-02  http://www.mnw.cn/


昨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由该局和省制图院联合编制的2018版《莆田市城区地名图》近日正式由省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

新版地图一面为全市概览图,将《莆田市行政区划图》比例尺调整为1:220000,增加住、购、食、娱、游五个版块内容;另一面为我市城区地名图,详细标注城区各主次干道、社区、重点企事业单位、小区、景点等基本要素。

  随着美丽莆田建设的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年项目逐步落地,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为此,市民政局从2017年底启动《莆田市城区地名图》的绘制工作,充分运用我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对各级行政区划名称、行政村名称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经多次修改、更正,最终出版面世。该图集地名、交通、旅游为一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了我市最新的行政区划和城区路网地名,详细展示了各城区道路名称、政区分布、综合交通、旅游景点等信息要素,为我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提供了最新的权威、系统、准确的行政区划和地名信息。(记者 刘永玉 通讯员 陈一晖)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 落户湖南工业大学

来源:《中国社会报》 时间:2018-11-06 


10月27日,在湖南工业大学办学60周年校庆之际,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和湖南工业大学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院正式成立,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湖南工业大学和湖南省民政厅、株洲市民政局负责人以及在校部分师生7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上,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谭益民表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落户湖南工业大学和共建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院,是对学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的充分肯定,将有力地推动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为尽快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所长王胜三强调,一要加强科研基地和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院的规划设计,从学科归类、师资力量、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逐项抓好落实。二要充分利用大学的科研资源优势,在积极推进《中国地名文化史》《中国郡县文化志》等科研项目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与人工智能学院合作研发推广地名标志智能导向系统,为智慧城市地名服务提供重要抓手。三要加大地名人才培养的力度,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实教学队伍,开展在职继续教育,为地名科研事业和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地名人才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遂宁市地名地址库试点排行全国第6

来源:遂宁新闻网  时间: 2018-11-14 

遂宁市地名地址库试点工作全面完成

全国地名地址库试点排行第6

遂宁新闻网讯(邓艳 全媒体记者 贺建平)11月14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在今年11月全国地名地址库建设培训会议上,遂宁被通报列入全国地名地址库试点“良好级别”,荣获全国地名地址库试点排名第6名的殊荣。

据介绍,按照民政部《关于开展全国地名地址库试点示范创建活动的通知》和《民政部关于确定全国地名地址库试点示范创建地区通知》,2015年,遂宁被确定为全国地名地址库试点示范创建地区,和全国37个省市单位开展为期三年的地名地址库试点示范创建活动。

在全国无统一建设标准的情况下,遂宁扎实工作,稳步推进,结合遂宁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制定了符合遂宁特色的建设标准和技术方案,收集详细缜密资料,建设了136万条地名地址数据,实现了地名、地址、空间检索三合一。

特别是查询平台,我们设置了强大的检索方式,加强了革命老区红色地名的宣传,使用图数据库存储地址元素并建立了关联关系,标准地址分割成地址元素储存,系统建立了灵活的分词方式,增强了检索的精准度,使用了标准JSON数据接口进行数据的共享与同步,建立了良好的数据更新机制。”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遂宁市基本完成全国地名地址库试点建设工作,形成了区划地名数据库、地名地址库、地名政务信息管理平台、地名审批管理系统、地名信息社会化服务平台、地名信息化服务产品、区划地名网站、电子地图等地名地址库平台,将地名管理和公共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的地名信息服务。

据介绍,下一步,民政部将对遂宁市数据脱密技术、数据服务接口、数据规范创建标准等好的作法在全国推广。责任编辑:杜鹃    编辑:莫莉



浙江省地名文化保护和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来源: 浙江省民政厅  时间:2018-11-15 


2016年3月以来,按照国务院地名普查办部署,浙江省结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全面开展地名文化保护和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根据保护整治方案,各市、县(市、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在用地名,因行政区划调整导致更名、销名的,均组织专家咨询、审核和论证,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征求意见。不规范地名整治方面,重点对居民区、大型建筑物、道路、街巷、桥梁等涉及公共服务,或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不规范地名进行清理整治。据初步统计,全省89个县(市、区)清理整治“刻意夸大”“崇洋媚外”“怪异难懂”“重名同音”等不规范地名1360个,初步排查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地名文化遗产727处,初步建立分级分类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663条,遴选出全省第一批红色地名22个。(根据浙江省民政厅信息整理)



丽水市地名文化进校园活动圆满落幕

时间:2018-11-19 来源:市民政局


11月14日,由丽水市民政局主办、丽水市教育局协办、丽水市少微书院承办的地名文化进校园走进丽水市梅山中学活动顺利举行。至此,丽水市地名文化进校园活动圆满落幕。该活动自启动以来,历时一年,先后走进丽水市囿山小学、实验小学、联城小学、老竹民族学校、处州中学、梅山中学等6所城乡中小学,为在校学生带去了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活动。 

活动形式多样,丽水地名宣传展板多角度介绍了地名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上百条丽水地名谜语吸引了大量学生的踊跃竞猜,学生现场朗诵丽水地名诗歌则展现了丽水地名文化的诗韵之美。此外,生活活泼的《有趣的地名》讲座更是让学生们对丽水地名有了全面的认识。本次活动,丽水市民政局还准备了《丽水地名故事集》、《丽水地名谜语集》、《丽水地名诗歌集》和地名谜语书签、地名文化布袋等地名文化产品,赠送给学校和学生。活动每到一处,都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

地名文化进校园活动是近年来丽水市民政局着力打造的地名文化主题宣传系列活动之一,此前,丽水市民政局分别开展了地名文化进社区、进军营活动,取得了较好反响。今年,将地名文化带到校园,进一步扩大了地名文化的宣传范围,有效地引导和鼓励了年轻一代积极参与到地名保护和传承中。2019年,丽水市民政局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推出地名文化进乡村活动,拓展地名文化乡村宣传阵地,让更多的乡村百姓了解丽水地名、热爱家乡文化。(市民政局  叶珊) 



3

三、地名研究


多数据源的全球地名翻译与匹配方法研究


曹存相;霍亮;朱秀丽;慕旭;秦高雅;王金地

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现代城市测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


摘要:针对当前单一数据源地名翻译准确率低下的问题,该文从属性相似度等方面出发,利用互联网地名及地图资源,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数据源的全球地名匹配与翻译方法。设计并开发了基于多数据源的地名翻译工具。使用该方法完成了对全球1:1 000 000矢量数据的批量化地名数据处理及地名规范化整理。实验证明,使用该方法较大程度减少了地名处理时的人工工作量,提高了地名匹配效率及其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数据源的全球地名匹配与翻译方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单一数据源地名翻译准确率与翻译效率低下的问题。 

关键词:数据整合属性相似度地名翻译与匹配矢量数据更新;



赣州市行政村名的语源类型与地理环境要素 

马荣;张杏梅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摘要:本文采用相关统计与分析方法,通过对赣州市18个县的3 781个行政村的地名所能体现的地理意义进行分析,得到赣州市行政村名分布的地理特征.通过对地名类型的统计、归纳和分类,展开了对赣州市行政村名语源类型的研究,本文将赣州市的行政村名的主要类型分为自然类村名和人文类村名.地名是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社会文化的体现,通过认真对各个类型的地名进行剖析,探讨地名的命名原则与规律,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赣州市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加深对地区的认识,对该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带动与促进作用

关键词:行政村名语源类型赣州市地理环境要素;



南沙群岛地名分析 

朱海天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维权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摘要:依据多种历史资料,介绍南沙群岛地名的变迁过程,对中国更路薄中的渔民俗称以及中国政府于1935年、1947年和1983年三次公布的南沙岛礁地名进行统计,分析渔民俗称和标准地名对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的重要意义,梳理了各套地名系统中的专名体系和通名体系,对地名语源进行探讨,研究各地名系统之间的演进过程,总结了各自的优点与缺憾。针对现用标准地名提出以下建议:(1)有计划地公布部分资料中已有记载岛礁的标准地名;(2)对大型环礁细部、新生沙洲和新建大型人工岛进行命名以利于维护主权和保障航行安全;(3)对于现用标准地名中的部分外来语源地名可恢复其渔民俗称;(4)对于存疑岛礁应尽快核实确认以去疑存真。 

关键词:南沙群岛地名变迁过程更路簿岛礁命名;


往期精彩推送

省“千年古县”专家组来到上饶市铅山县调研评估申报工作

《史记索隐》“鄡县”地名校议

试论地名学的性质

试论地名志的编写


资讯收集:常宏宇

本期主编:代停停

终校:伍晨嫣

审定:王士珍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